8年竹材成就一把折扇!苏州折扇满灵噶~

8年竹材成就一把折扇!苏州折扇满灵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王健制作的《四季·四鹿》系列折扇

过去制扇行业分工明确,但是也比较保守,很多师傅的手艺不会轻易外露。为了能多学到一些技艺,王健常常去“偷”艺,他在车间里四处转悠,看别的师傅如何操作,因此常常被骂,但他毫不在意。

为了练好手艺,王健一边帮师父干活,一边练习一道道的工序。在制扇行业,通常会把扇子分成几类——艺术品、工艺品和产品。那时候,扇厂的扇骨以结实耐用的日常用品为主,也就是俗称的“产品”。产品求快求量,所以对于原材料的处理没有那么讲究。冬日,竹材泡在冰冷刺骨的水里,能让它变软,也方便工人更快地削薄成竹片。为了给竹子“造型”,王健需要从冰水里捞出竹材,再去练习刀工,常常一练就是半天。

基本功的练习虽然很枯燥、很辛苦,但王健一直坚持着。3年后,他顺利满师,跟着师父徐义林一起进了厂设计室,专门从事工艺扇的打样、研制和创新。1983年,他和师父一起制作的2米巨型折扇创下全国之最,于当年的广交会一亮相便引起轰动。

1983年,王健与师父徐义林一起制作完成两米大扇合影留念

一把折扇的制作,包含了扇骨、扇面、扇刻、髹漆四个大类。为了能多学到一些制扇技艺,1993年,王健进入苏州桃花坞扇庄,在这里,他学会了扇面制作。2000年,扇厂、扇庄全面改制,不少同事选择了转行,王健则决定“不浪费所学,将制扇发扬光大”。在妻子王月琴的支持下,他带着离开企业时的22000元钱,开了一个工作坊。

王健对自己工作坊的定位是用传统的制扇技艺制作最高端的折扇,他必须保留制扇技艺的全套流程。他坚持所有的竹材至少放8年,优胜劣汰下达到制扇所需要的密度后才能进入制作的环节。然而,他的坚持差点让工作坊开不下去。

王健说,自己的运气不错,一笔合适的订单让工作坊生存了下来,他也更有底气来坚持自己的初心,他要做一个“扇艺人”。他不仅复原了以温润著名的“水磨玉竹”扇,还将失传的扇面工艺“老矾扇面”和“泥金扇面”重现今日,而乌骨泥金扇的制作技艺从明朝中期开始几乎就失传了。

王健制作的明式乌骨泥金折扇

2006年,制扇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王健也被评为制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决定四处办展,让更多的人能了解苏扇并热爱上苏扇。从2006年到2024年,王健坚持每年办展,北京、上海、深圳……到处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01

2019年国家博物馆

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览

02

2021年北京沁阁

健之(王健)从艺(扇艺)四十年特展

03

2022年苏州本色美术馆

王健扇艺展,师徒联展

04

2023年北京荣宝斋

王健扇艺作品展

左右滑动 查看更多

现在,王健有20多个徒弟。他坦言,自己招徒弟有两个条件,第一要热爱扇子,对扇子有感恩之心,第二必须继续收徒,将制扇技艺传承下去。

“匠心对我来说就是努力做好一件事情。可我是扇艺人,所以对我个人来说,我们每天做的东西来说,每天要做不一样的,每天必须要学习,每天必须要进步。”扇艺人王健如是说。

2005年,王健曾在一篇文章里写过自己的愿望“希望将来全国各地将开满扇庄”。如今,这个愿望已经实现……

高淳民歌,唱响国家大剧院!

他手握金刚钻,揽了一辈子的瓷器活儿

这个被称为“戏剧活化石”的剧种,来自南通!

铜钹一响,洋钎说书开讲

醋“艺”大发!这酸爽,传了200多年→

这里的“广场舞”,跳了400年!

神奇!被蜜蜂蛰一下还能治病?

“水晶大姐”的“晶”彩人生

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联合打造 非遗传承主题

大型电视专栏《传承人》

守住民族之魂,讲述非遗背后故事!

《传承人》播出时间

周一至周六20:58

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授权,并注明出处来源江苏教育频道(微信号:JSBCeducation)

编 辑|周珊媛 徐文倩

—END—

(图片为视频截图或嘉宾提供)

江苏教育频道官方微信

ID:JSBCeducatio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相关推荐

王者荣耀直播在哪里看 王者荣耀游戏直播在线观看平台
五大银行pos机哪个最好
🎯 365bet地址

五大银行pos机哪个最好

📅 07-15 👀 5740
3p的空调是多少瓦的电 3p的空调功率介绍【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