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西部有趣的婚嫁风俗

内蒙西部有趣的婚嫁风俗

“姑不娶姨不送,姐姐送了妹妹命。”这是我们内蒙古西部地区汉族人婚礼仪式的谚语规矩。

意思是侄子娶亲时,姑姑姑父不能给侄子作为长辈代表去迎娶新娘。外甥女出嫁时姨姨姨夫不能做送亲队伍里的长辈代表,自己的姐姐姐夫叔伯表亲的姐姐妹妹们也不能去。而且男方去时一定要是单数,女方送亲队伍也一样,这样两支队伍汇合就成了双数,寓意成双成对。

一般以女方为贵,女方的长辈比方叔叔舅舅伯伯姑姑来送,男方也一定要同辈份的长辈迎娶和娶回后席间相陪。特别有一个细节,如果女方有女送亲即姑姑(舅舅可以送但是妗妗不可以,因为妗妗是没有血缘的外姓人)相送,男方必须要有同辈份的大妈(大伯的妻子)或婶婶相陪,这表示了对女方的尊重。

还有个重要的规矩是必须是结了婚的夫妻都在的才能去充当这样的重要嘉宾,离了婚或者其他原因单身的都不可以参加,这是长辈的嘉宾安排。当然双方的哥哥嫂嫂也是可以的,全在事前沟通。

网图

那么这个谚语的由来是什么呢?实际也就是代表了人们一种美好的愿望,姑不娶,姑谐音“辜”,姨不送,姨谐音“疑” ,“辜不娶、疑不送”是以前婚书中双方约定的婚姻条款。“辜不娶”的意思是,虽然签订了婚约,如果发现女方有违背道德伦理的行为(有辜。辜:犯罪),男方就有权利毁约(不娶)。“疑不送”的意思是,虽然签订了婚约,如果发现男方有违背婚姻忠诚的隐患(有疑),女方就有权利毁约(不送、不嫁)。

既然有这样的约定,那结婚时任何听上去不完美的言行就要避讳一下,这和古代平民避讳皇帝的名字是一个道理,久而久之就传成“姑不娶姨不送”了。

网图

最后,“姐姐送了妹妹命”的由来呢?这个大抵是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传承吧。

想想看,古代女子大门不迈二门不出,不宜抛头露面,像这些结婚的大场面肯定以男人为主,古代女子一般十二三岁就可以结婚了,妹妹出嫁时,为什么要姐姐来送?

一个可能就是家里没有男丁,这在重男轻女的古代可是非常严重的事情,一个家庭没有男丁,意味着断子绝孙,男方娶媳妇是要繁衍子嗣人丁兴旺的,丈母娘家没有男人有可能下一代的女儿生男孩的基因也不行,并且古代是农耕社会,男人是主要劳动力,所以才有男人是顶梁柱一说,没有男人,意味着这个家庭的生产力不行,这和现代的找对象要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是一个道理。

既然隐患这么多,那婚姻肯定不稳定。所以古人即使不幸家里没有男丁也不能让姐姐去,必得找个本家的男子送女儿出嫁,以免给女儿未来的婚姻带来不稳定因素。这大约就是这个风俗的由来吧,也无从考证。

这就是我了解的内蒙西部地区婚嫁的习俗,当然这里还有很多繁文缛节,都是寓意了一种对婚姻的美好愿望,让所有参加婚礼的来宾和新人通过这些复杂的礼节从而对婚姻有最初的敬畏和永久的忠诚。

我不觉得这些婚礼习俗是繁文缛节,反倒愿意去遵守和传承。

你们家乡的婚礼习俗是什么样的呢?

网图

🎎 相关推荐

欢乐豆与人民币换算,欢乐豆人民币汇率
🎯 365bet官网

欢乐豆与人民币换算,欢乐豆人民币汇率

📅 07-13 👀 819
程一诺这个名字多少分,2024姓名打分免费查询
🎯 365bet娱乐app

程一诺这个名字多少分,2024姓名打分免费查询

📅 07-03 👀 1715
汉朝皇帝谥号:从刘邦到刘备,为何仅三个皇帝谥号无“孝”?